2013年11月27日下午6時,,由人文學院鹿鳴詩社主辦的詩歌座談會在師大成教辦二樓舉行。到場嘉賓有指導老師納秀艷,、劉大偉,、馬敬芳三位老師。天風文學社,、綠苑文學社的負責人及會員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在一首充滿人文氣息的古箏旋律中,座談會進入了今日的主題,。社長陳娟首先發(fā)言,,她表達了自己對文學的熱愛及對鹿鳴詩社的信心。社員洛賽才讓認為,,詩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詩歌的創(chuàng)作是屬于個人思想、個人經(jīng)歷,、個人的修養(yǎng),。天風的主編劉偉用筆名“夜?jié){”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詩集,他說人文學院的文學氛圍愈加濃厚,,對此他感到欣慰,他說:詩歌是一把刀,,孤獨之人皆會被劃傷,。
鹿鳴詩社的指導老師們?yōu)橥瑢W們做了現(xiàn)場指導。納秀艷老師認為寫詩不應拘于形式,,不要用古代的意象來寫現(xiàn)代的詩,。她期望在開春之際來一場“新春詩會”與各文學社合作,一起展示文學的魅力,。劉大偉老師則表示,,詩歌是一種思想,是一種與心靈相關(guān)的哲學,。寫詩就應沉浸其中,不斷沉淀,,細細打磨。他認為寫詩要找準角度,、向度和維度,要注意細節(jié)和“大我”和“大世界”的彰顯,。最后,,他還朗誦了自己的原創(chuàng)詩作同大家分享。
馬敬芳老師的發(fā)言更富激情,,他說詩歌是對生命的體驗,,是高貴心靈的顯現(xiàn),他認為詩不能被具像化,,要保持詩歌語言的張力,,讀詩則是對心靈的一種凈化。老師希望大家讀詩時不要隨波逐流,,要有自己的判斷,。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鹿鳴者,,呦呦鹿鳴也!
當下,人們忙于物質(zhì)的追尋而忽略了精神和心靈的關(guān)注,。今天我們閱讀寫作,,談詩論世,就是在尋求人類應該詩意地棲居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