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教育部高教司提出的“慕課西部行計劃”2.0,,拓展學生的學習視野,、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配位化學》慕課課程組與青海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聯(lián)合蘭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新疆大學化學學院,、“化學加”信息平臺,擬于2022年11月26日上午10:30-12:10舉行“配位化學前沿”學術報告會,,同時舉行同步課堂直播活動,,歡迎屆時參加交流。
講座主題:
1.量子限閾超流生化反應
2.配位超分子籠化學
3.亞納米尺度材料合成及性質(zhì)探索
講座時間:2022年11月26日(星期六)上午10:30-12:10
騰訊會議:258-663-624
邀請人: 劉偉生(新世紀百千萬國家級人選)
講座人:江雷(中科院院士),、蘇成勇(長江學者),、王訓(長江學者)
互動嘉賓:卜顯和(中科院院士)、賈殿贈(新世紀百千萬國家級人選),、左景林(長江學者)
專家介紹
1.江雷,,中國科學院院士、發(fā)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無機化學家、納米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huán)境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未來技術學院院長,。通過向自然學習,,研究多種生物體表面特殊浸潤性,揭示了生物體表面超疏水性的形成機理,,為相關仿生界面及智能材料的設計制備提供依據(jù),。將單一物性(浸潤)的二元(親/疏)設計理念推廣到其它物性體系,提出了仿生智能多尺度界面材料的設計方案,,為仿生界面材料體系的發(fā)展提供了新方法,。
2.卜顯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博士,,南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金屬與分子基材料化學天津市重點實驗室主任。以通訊作者在J.Am.Chem.Soc., Angew.Chem.Int.Ed., Adv.Mater.等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500余篇,,他引20000余次,,2016年至今連續(xù)入選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主編《配位聚合物化學》專著一部,,參編其他專著與教材7部,。獲中國發(fā)明專利授權30余項。建立了配體引導的配位聚合物結(jié)構調(diào)控方法,;發(fā)現(xiàn)動態(tài)行為新機制,,構筑新型智能材料;開拓了配位聚合物應用研究新途徑,。
3.蘇成勇,,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博士,,中山大學化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973項目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1996年于蘭州大學獲博士學位,。曾在中山大學,、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做洪堡學者,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做訪問教授。目前主要從事能源環(huán)境與生命健康相關的配位超分子化學,、材料,、催化領域的研究,連續(xù)入選2018-21年度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學家”榜單,,學術論文他引超過3.3萬次,,H指數(shù)90。擔任國際晶體學會IUCrJ 期刊Co-editor,、英國皇家化學會J. Mater. Chem. A期刊顧委,、中國晶體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化學會理事,;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13年)、教育部高等學??茖W技術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2007年).
4.王訓,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994-2001年就讀于西北大學,,獲本科,、碩士學位;2004年獲清華大學博士學位,。2004-2007年任清華大學化學系助理研究員,、副教授,2007年起任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主要從事無機納米材料化學研究,,在無機納米晶體新結(jié)構控制合成、形成機制及組裝領域取得了一些進展,。共發(fā)表SCI論文200余篇,。兼任《化學學報》、《中國科學:化學》,、《高等學?;瘜W學報》、《結(jié)構化學》,、《無機化學學報》編委,,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Advanced Materials,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Nano Research, Scientific Editor of Materials Horizons, Associate Editor of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Associate Editor of Science Bulletin, Associate Editor of Nano Research, 中國化學會副秘書長,。曾獲2019年首屆科學探索獎、Hall of Fame(Advanced Materials, 2018),、國際溶劑熱水熱聯(lián)合會ISHA Roy-Somiya Award(2018),、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2015)、首屆高等學??茖W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科學技術)青年科學獎(2015),、第八屆“中國化學會-巴斯夫青年知識創(chuàng)新獎”、2009年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09年“中國化學會-英國皇家化學會青年化學獎”,、2005 IUPAC Prize for Young Chemists等獎勵和榮譽。
5.賈殿贈,,新疆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省部共建碳基能源資源化學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務院政府特貼專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自治區(qū)有突出貢獻優(yōu)秀專家,,獲自治區(qū)首批科技進步突出貢獻獎,。主要從事固相配位化學和納米功能材料的設計、制備及應用研究,,先后主持第三次新疆綜合科學考察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973”計劃前期研究專項,、自治區(qū)科技重大專項等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余項。在Nat. Commun., Adv. Mater., Adv. Energy Mater., Nano Energy, Adv. Funct. Mater., Small, J. Mater. Chem. A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fā)表SCI收錄論文300余篇,,獲授權國家發(fā)明專利20余件,。教育部科技委化學化工學部委員,《新型碳材料》,、《無機化學學報》編委,。研究成果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科技進步一等獎4項、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自治區(qū)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帶領團隊于2011年獲批“功能材料化學”教育部創(chuàng)新團隊,2017年獲首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2018年獲批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基地(111引智基地),。
6.左景林,,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xiàn)任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分子及自旋體系中的量子調(diào)控首席科學家。主要從事光電功能配位化合物的合成,、結(jié)構,、成鍵和性質(zhì)的基礎研究。運用現(xiàn)代物理方法和理論,,闡明光,、電、磁功能配合物的微觀結(jié)構和宏觀性質(zhì),。研究方向包括:(1)基于分子導體的多功能材料研究,,包括磁性半導體和磁性導體等;(2)新型單分子和單鏈磁體的研究,;(3)手性磁體和分子多鐵體等多功能配合物的研究,。目前已經(jīng)在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和 Inorg. Chem.等著名刊物發(fā)表SCI論文170余篇,。
報告背景介紹:
配位化學不僅是無機化學的重要分支學科,,而且在化學與物理學、材料科學,、環(huán)境科學,、能源科學、生命科學,、藥學,、醫(yī)學、和農(nóng)業(yè)科學等學科間的相互滲透中,,成為眾多學科的交叉點和相互聯(lián)系的橋梁,。因此,配位化學是現(xiàn)代化學的中心前沿分支學科,?!杜湮换瘜W》慕課是由蘭州大學、南開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西北大學等5所高校共建的國家級一流課程,。通過配位化學的學習,,使本科生和碩士研究生了解配位化學的歷史及發(fā)展趨勢,掌握配位化學的基本理論與研究方法,,展望本學科的前沿方向及動態(tài),。注重基本知識,、前沿理論與研究進的展介紹,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從事科學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